共促医养融合 共享健康未来——暨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
|
|||||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凸显中医药学在风湿病慢病管理中的作用,2024年9月6日,由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主办,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承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第一届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风湿病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 “中医经典病房创立40周年、中医风湿病科建科十五周年总结交流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会长陈兴华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陈纪藩教授、广东省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古洁若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郭文海教授、河北省中医院风湿病科施光其教授参加了开幕式。大会经投票表决定,林昌松教授为第一届广东省中医药康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清平、广东省中医院陈秀敏、暨南大学中医学院李楠、南方医科大学潘东梅、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郑献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赵威为副主任委员,陈纪藩教授和古洁若教授受聘为专委会顾问。 参会专家合影 主任委员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证书 林昌松主任委员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加持与人民群众的健康追求认可下,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的时期,康养是中医优势的体现,也是风湿病慢病管理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风湿病专委会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理念,深入发掘中医康养理论及临床应用,取得更高的社会价值。 林昌松教授致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郭文海副书记对康养学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在致辞中指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六十年发展,在中医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治未病是中医的精髓,希望康养学会充分发挥学术引领及文化战略支撑的作用,为中医药的康养事业和风湿病学科发展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郭文海副书记讲话 陈兴华会长指出,中医药在防治风湿病方面具有系统性与个体化的优势,风湿病专委会的成立可汇集多方风湿病研究和治疗资源,推动中医药在风湿病防治领域的传承与创新,促进风湿病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风湿病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陈兴华会长致辞并做学术报告 本次大会邀请了多名风湿免疫领域专家授课,陈兴华会长对中医康养理念的定义、康养的维度、中医康养理论、康养技术及在风湿免疫疾病方面的临床运用做出了详细介绍。我院风湿病科刘清平教授回顾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的建科历程,指出创新应以临床实践为源泉,科技创新工作应贯穿科室建设始终,并对风湿病科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赵威教授总结了痛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从中医角度提出对痛风应标本同治,以改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尿酸、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重庆医院风湿病科余敏教授梳理了风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指出风湿病的中医治疗应内外结合,以疏风祛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散寒除湿为主要治疗策略,并对风湿病的中药汤剂、针灸、熏蒸等治疗方法做出细致讲解。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推动岭南中医药康养结合风湿病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