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状元榜”,错过再等一年 | |||||
|
|||||
最佳调味品:姜醋▼ 高温天气,非常容易出汗。中医认为人体出汗过多会出现“气随液脱”,从而出现身困力乏、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因此,想要调节胃口、刺激食欲,用姜醋调味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姜具有温中止呕、祛湿排毒的功效,民间就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的说法。中医认为人体脾胃“喜温恶寒”,盛夏之际,脾胃因人体气随液脱而中气不足,且不少人喜食冷饮更易伤脾胃之气,从而食欲减退,因此可以在饮食中多用姜来调味,温养脾胃,促进消化。
最佳汤肴:番茄汤▼ 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番茄中的番茄红素还有延缓细胞衰老和防癌抗癌的功效,烹调加热可以破坏番茄的细胞壁,使番茄红素更容易被释放出来,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炎热的天气里,喝一碗番茄汤,既生津止渴,又开胃消食,对夏日养生大有裨益。 最佳肉食:鸭肉▼ 中医讲“热者寒之”,鸭肉性味偏凉,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功效,更适合在燥热的夏季食用。《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适合体内有热毒、易上火的人食用。同时,鸭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滋补又不肥腻。 最佳饮品:绿茶▼ 说到消暑解渴,大多数人会想到吃冷饮、喝冰镇饮料。其实,冷饮虽能解一时之热,却过于寒凉,易伤脾伤胃。 不妨选择一些茶饮,古时就有“茶最解暑”的说法,炎热夏季适合饮用较为清凉的绿茶,对抗暑热,既对身体有保健功效,又能促进汗腺分泌,帮助身体散发热量、降低体温。不过需注意: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喝绿茶。 最佳运动:游泳▼ 游泳不但能强身健体、雕塑身材,还能消暑纳凉,是夏季运动的首选。与陆上运动相比,游泳还能避免过度出汗,且人在游泳时,身体基本与水面平行,膝关节基本上不负重,所以还能保护膝关节。泳姿推荐自由泳和仰泳。 最佳降温:扇子▼ 如今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场所,空调的使用越来越多。不过长时间处于空调的降温环境中,人体对温度的自我调节功能会减弱,女性还容易出现腹痛或痛经等症状。密闭的空调房空气不流通,还容易引发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 因此,在不太热的傍晚或夜间,建议可以关上空调,拿起扇子,用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解暑降温,恢复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 最佳保健:起居有节▼ 自冬至始,昼渐长而夜渐短、阳气渐长而阴气渐消,万物进入生、长阶段; 自夏至起,昼渐短而夜渐长、阳气渐消而阴气渐长,万物进入收、藏阶段。 古人发现这一规律,并结合在养生保健与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不断探索与经验总结,形成了人与天地之气相通并处在同步阴阳消长循环中的观点。 夏日夜晚相对凉爽,人们的夜生活也就相应增多,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夜宵、熬夜看球赛等,夜晚过得有声有色。但夏季本就昼长夜短,夜生活增多却也压缩了睡眠时间,到了白天容易因睡眠不足而昏昏沉沉,不在状态,这样对身体伤害很大。 因此一定要调节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午后也应小憩片刻,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这样才能使人精神饱满,保持良好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