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肩,又称肩周炎,全名为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且日益加重,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 肩周炎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中医治疗肩周炎,首选针灸、内服中药和推拿。此外一些患者还可以通过拔罐来治疗。如果是肩周炎急性期,发作时伴有明显的活动受限和疼痛,可以服用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 肩三针是靳三针理论体系中非常有特色的特定穴位组合,主治肩周炎、肩痛等。 肩Ⅱ针:肩I针前约2寸凹陷处。 
除了通过针灸对应穴位来治疗肩周炎,还可以进行合理地拉伸运动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1、钟摆拉伸法 站立并轻弯腰,让患肢下垂并画圈,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十圈,一天一次。若症状好转,则可增加画圈的直径,此外还可通过手持一定重量的物体(如水瓶、哑铃等)画圈来增加拉伸锻炼的强度,物体的重量大约1~2kg。 
2、毛巾拉伸法 两手从背后握住毛巾的两端,先将毛巾保持水平位,然后用健手向上牵拉毛巾,使患肢向对侧运动。每天10~20次。若症状好转,可通过将毛巾搭在健侧肩膀上,双手握住毛巾两端牵拉的方法来加强锻炼强度。 
3、爬墙练习 面对墙壁站立,与墙壁保持1/3手臂的距离,让手指接触墙壁,从腰部水平开始尽可能往上爬,使用手部的力量,而不是肩关节的肌肉力量,然后缓慢将患肢放下,必要时可用健肢帮忙。每天10~20次。 
4、横跨身体拉伸法 取站立或坐立位,用健手握住患侧手肘,将患肢举起,横跨身体,并轻轻加压以牵拉患肩。每次拉伸持续15~20分钟,每天10~20次。 
5、腋窝拉伸法 使用健侧手臂将患肢举起放在与胸部平齐的台面上,然后稍屈膝,使腋窝展开,然后缓慢加大屈膝幅度,从而拉伸肩关节。每天10~20次。 
|